首页 市场资讯 美股热点解析 美企也难断“中”根?宝洁高管坦言:我们无法放弃中国供应商
美股热点解析

美企也难断“中”根?宝洁高管坦言:我们无法放弃中国供应商

话说这特朗普的关税大棒,挥舞起来真是“虎虎生风”,不仅让国际贸易市场“抖三抖”,现在看来,连美国本土的企业也开始“叫苦连天”了。

分享

前言:特朗普关税"威力"显现!连"日化巨头"宝洁也"扛不住"了?

话说这特朗普的关税大棒,挥舞起来真是"虎虎生风",不仅让国际贸易市场"抖三抖",现在看来,连美国本土的企业也开始"叫苦连天"了。这不,美国日用消费品巨头宝洁(Procter & Gamble)就公开表示,即便在特朗普高昂关税的影响下,他们也很难把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采购业务从中国转移出去。这消息一出,简直让人有点"吃瓜群众"的兴奋感,想知道这"日化帝国"到底遇到了啥难题?

更让人惊讶的是,为了弥补这额外的成本,宝洁竟然不得不考虑提高部分产品的价格。这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,可不是啥好消息,意味着以后买洗衣粉、牙膏这些生活必需品,可能要多掏腰包了。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?难道美国企业真的离不开中国制造了吗?咱们这就来好好"扒一扒"!

宝洁的"中国依赖症":想说"再见"也没那么容易?

九成产品美国造,但一成"中国血统"至关重要!

你可能觉得奇怪,宝洁不是号称在美国销售的绝大多数产品(约90%)都是"Made in USA"吗?这听起来好像跟中国没啥太大关系啊。但是!魔鬼就藏在细节里。剩下的那10%左右的进口产品,以及关键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,很多都是从中国来的。别看这比例不大,但却是"牵一发而动全身"的关键环节。

145%的关税是啥概念?简直是"拦路抢劫"!

宝洁的首席财务官舒尔滕(Jon Moeller)就说了,虽然中国只占他们进口敞口的"一丢丢"(10%多一点),但是特朗普那高达145%的关税,简直让他们"压力山大"。这145%的关税是个什么概念?简单来说,如果一件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成本是1美元,加上这关税,成本就变成了2.45美元!这成本直接翻了一倍多,谁能扛得住啊?

每年10亿至15亿美元的成本冲击:这钱从哪儿来?

舒尔滕还预测,特朗普对华关税给宝洁的美国商品成本影响约为每年10亿至15亿美元!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要知道,宝洁在2024年全年的产品销售成本才408.5亿美元。这额外的十几亿美元的成本,相当于给他们增加了不小的负担。这笔钱最终会从哪里来?很可能就要转嫁到咱们消费者头上了。

"搬家"比"涨价"更难?宝洁的"无奈之选"

短期内"移情别恋"太难:缺乏靠谱的"备胎"?

为啥宝洁不干脆把在中国的采购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呢?舒尔滕给出的答案很直接:短期内,想要改变从中国采购原材料的做法将是"复杂和困难的",主要原因是宝洁"缺乏替代选项"。这说明啥?说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,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取代的。无论是生产规模、产品质量,还是配套设施,其他国家可能都难以在短期内满足宝洁的需求。

"涨价"成了唯一的"救命稻草"?

既然"搬家"这条路走不通,那宝洁就只能"另辟蹊径"了。舒尔滕坦言,由于无法轻易将订单转移出中国,宝洁只能依靠"涨价"来应对关税。这对于宝洁来说,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。毕竟,涨价可能会影响产品的销量和市场竞争力。但是,在成本压力面前,他们似乎也别无选择。

宝洁的"涨价"策略:新品也"不便宜"?

新产品也要"高价入市"?

宝洁表示,在特朗普关税的影响下,他们将以"更高的价格"销售新产品。这意味着,咱们以后买到的宝洁的新品,可能一开始就不会太"亲民"。这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,可能不是个好消息。

老产品也要"偷偷"涨价?

除了新产品,宝洁还计划"寻求提高一些现有产品的价格"。这话说得比较委婉,但意思很明白,就是咱们平时用的那些宝洁老牌产品,未来也可能会悄悄地涨价。这就像温水煮青蛙,一点一点地让你感受到成本的上升。

创新产品也难逃"关税魔爪"?

宝洁还提到,他们计划在新推出的佳洁士美白牙膏和汰渍Evo洗衣胶囊等产品上进行创新。按理说,创新产品应该更有市场竞争力,价格也应该更灵活。但是,在特朗普关税的背景下,这些创新产品恐怕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。

最终涨多少?宝洁还在"挠头"!

舒尔滕表示,现在猜测宝洁将采取多少定价还为时过早,该公司目前正在为7月开始的下一个财年做计划。这说明宝洁自己心里也没个准数,还在"权衡利弊",看看最终能把多少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又能承受多少销量下降的风险。

"中国制造"的"护城河":为何难以轻易替代?

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:不是你想搬就能搬!

中国的制造业之所以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,不仅仅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,更重要的是其拥有完整而庞大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。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生产,再到组装和包装,中国几乎可以一站式解决。这种高度集成的优势,是其他国家在短期内难以复制的。

巨大的生产规模和效率:满足全球需求的"超级工厂"!

中国拥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和高效的生产能力,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巨大需求。像宝洁这样的跨国公司,其产品销量非常庞大,需要稳定且大规模的供应链来支撑。除了中国,很少有其他国家能够提供如此庞大的产能和效率。

持续的技术升级和创新:中国制造不再是"廉价"的代名词!

近年来,中国制造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,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都在不断提高。"中国制造"早已不再是"廉价"的代名词,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,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处于领先地位。这使得像宝洁这样的公司,很难找到能够替代中国供应商的选项。

特朗普关税的"双刃剑":伤人又伤己?

增加美国企业成本:最终还是消费者"买单"?

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初衷,可能是想保护美国本土产业,鼓励企业回流。但是,像宝洁这样的案例表明,高额关税很可能会增加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,而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往往会通过涨价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,最终还是美国民众在"买单"。

扰乱全球供应链:损害全球经济复苏?

高额关税还会扰乱全球供应链,增加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,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。在全球经济高度互联的今天,一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,往往会殃及全球。

迫使美企重新审视全球战略:加速多元化布局?

当然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可能会迫使一些美国企业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,加速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,以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。但是,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,短期内很难看到显著的效果。

总结

宝洁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,其高管的坦诚表态,无疑揭示了中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。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,看似旨在"脱钩",但在现实面前却遭遇了重重阻力。宝洁的"无奈之举",或许只是众多在华美企困境的一个缩影。未来,如何平衡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供应链的效率,将是摆在各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分享
美股小白 - 主编

美股小白是一位从事金融行业不久的年轻投资者,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亲身经验,帮助新手投资者避坑并掌握基本的投资技巧。他的文章以生动有趣、通俗易懂著称。


相关文章

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即将生效:Shein与Temu大幅调价

话说咱们平时喜欢在Shein和Temu上淘点便宜好货,这两家来自中国的电商平台,以其物美价廉的商品征服了不少海外消费者。但最近,不少小伙伴都发现,这些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悄悄地涨了不少。

美股指期货周日晚走软,科技巨头财报将主导市场情绪

话说美股这市场,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刺激!刚经历了一周让人心里美滋滋的上涨,这还没喘口气呢,周日晚上股指期货就开始有点“蔫”了。这背后啊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接下来这一周,将迎来一波科技巨头们扎堆公布季度业绩报告的“财报超级周”

英特尔(INTC)转型关键期:减资本支出、加速AI布局,2025年何去何从?

“瘦身健体,All in AI!”—— 这或许可以概括英特尔在 2025 年的主要战略方向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昂的建厂成本,这家曾经的芯片霸主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更有效率的运营模式。

强生强势归来!稳获AAA评级,未来股价看涨?

标普对强生评级的调整,无疑是对其稳健经营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肯定。手握“AAA”金字招牌,加上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性的收购布局,强生这艘医药航母有望继续乘风破浪。